2023-02-28 来源:搜狐 分类:其他新闻
一大早醒来,发现头条好多点赞回复和转发,没想到我的一篇文章得到了这么多的支持和认可,说实话我在二手车界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色,量做的不大,收车范围也不广,就是默默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总觉得得到一些肯定,比赚钱更有意义,买了一台极品车况的车,不赚钱也开心,卖给同学的车可以保个本儿,收一台朋友的车总是会多给点儿,正由于这个心态,着实让我错过了不少能狠赚一笔的车。
和朋友同学们聊天,他们看我朋友圈天天发车,总是说,你怎么就做上二手车当上“贩子”了呢?确实,我这个人的性格,和大多数人心目中的“车贩子”完全不搭边的,我毕业工作之前,一直比较闷,搂着一副眼镜,宅,爱打游戏,爱看书,人际关系单一,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,不抽烟,啤酒也最多只能喝3瓶8度纯生,多了就吐。我没有大金链子,没有gucci单肩包,没有ECCO爆款鞋,也不爱怎么社交,KTV也几年不去,看起来和社会气息比较浓郁的二手车界格格不入,但是就在这个前提下,我进入了二手车行业,并且迅速成长(性格,为人处世方面)现在想想,你越薄弱的地方越应该主动去加强,越不行的地方越要想办法去弥补(木桶效应),和同行们打交道,相处,学习,真的使我进步很多,并且明白了很多道理。
这些道理可能说起来毫无趣味,听过看过习以为常不以为意,但就是这些最基本的道理,却给人最大的帮助。我想不管是我从事的二手车行业,还是其他各行各业,只要是做生意,那么最基本的一定是做人。好吧,这就是我所谓没有趣味的大道理,但是仔细咂么体会,真的受益匪浅。
刚做二手车的时候,完全不需要拿钱趟路,在这行里想学点东西,花钱也没人教,因为大家都是大老粗,谁会系统教学呢?再说车市的人完全不认识,最熟的是一个车商我爸之前的老邻居--九叔。为什么叫九叔,我也不知道,但是他哥我们叫八大爷,论辈儿排下来就称呼九叔了(后来他的合伙人排辈儿排到十哥上,但是这都排乱了),这个还算沾点关系,那段时间就经常在他那混,学看车,学砍价,学跟人谈判的技巧,总之什么都要学,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。因此我就想了个办法:虽然是车是别人的,我可以拿来自己研究,卖车钱也不往我兜里装,可我能偷艺啊,不光二手车,各行各业都是一个道理,用心钻研总能学到很多别人教不到的东西,然后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,虽然当时九叔小打小闹卖一些几万甚至小几万的车,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,现在也有几百万的库存了,这些生意经都是可以借鉴的,关键最主要的——不用花钱啊。
很多领域互不相干,但是想经营长久,越做越大,总也离不开经营者值得信赖,值得托付这么个通用的道理。和九叔、十哥认识也有5年多了,他们做生意的方式很传统,但也很实用。二手车做久了,你会发现主角儿“车”本身的地位其实很低,车价可以打听,车况看多了也简单,但是最主要的车源问题,那是需要维持关系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供应的,这些资源就是打交道,走人脉得来的,你看一台车,可能10分钟就拍板定价签协议转账,但是给你提供车源的“财神爷”,却需要无数个十分钟来维系。价钱一样,给你是给,给他也是给,那么一定是人缘好人际关系走的棒的人拿车的,九叔十哥是场面人,局气,这方面做的很是那意思,帮他介绍一台车,红包少不了,晚上还管饭,甚至还有“倚天剑”伺候,所以这些年生意做的很大。相比我在这方面就很薄弱,一天忙活下来也不太爱去应酬,所以生意不温不火,一直也没做到很大。
不过这期间确实认识了一些二手车界的大佬,当时年轻20多岁,也有拼劲儿,大佬们也愿意提携,所以参加了不少车商的聚会,增长见识广交朋友,饭桌子上学问很大,可能全程不谈车,但是确必不可少,推杯换盏,得到了信任。传换有无,得到了交情。说回来,想达到一些目的,就需要做一些看似不相干其实很有效果的事情,也要学会在社会中左右逢迎圆滑处世,车是死的,人是活的,买车说白了就是人与人打交道的过程,你在我这买的第一台车可能看的是车,再来买第二台,甚至把那台再置换给我,就是奔着人去了。人做的好,事儿办的到位,可能车多到一天就有几十个电话打给你,告诉你有一台什么车,现在要多少钱,那么一天有这么多潜在生意,还愁做不大吗?相反如果一个人业务很强,但是精于算计,每次买车把价压得很低,卖车又想狠赚一笔,这样可能也会赚到钱,但总不算长久之计,早晚要被淘汰掉的。
有这么一件事儿,我在X信二手车做店长那一年,遇到了一个以前买过我车的朋友,他一眼认出了我,说前几年我卖过一台锐志给他,由于我卖的锐志有限,那么极品车况的就那一台,我很快就想到了是那台09年的银色2.5S锐志,车况太完美了,我还记得当时收车的情景,看到车车天都快黑了,漆面都没看仔细,那时候还没有漆膜仪,所以在黑天是看不清外观的,但是内室却吸引了我,座椅太新了,而且几乎没有磨损,要知道这个年限的车,皮座早就凹陷进去,中控台也都不少划痕了,但是这台车却历久弥新,在岁月的洗礼中没有留下多少痕迹!最关键的,这是台个人一手车,全程4S店保养只有58000公里,平均下来一年不到1万公里,备胎都没落地,对于锐志这款车来说,已经很难能可贵了,我又看了一眼轮胎年号,发现还是原厂胎,这又进一步证明了公里数是实表。车商的通病就是,看到类似这样一台极品车况的车,脚都挪不动地儿了眼都离不开车,坐上去就不想下来了,这是真话!所以当机立断,签协议,打款,拿下。话说这位车主真不是盖的,去他家里拿绿本,看到了大鱼缸里的金龙鱼游的很欢,还说自己新买了台TT,好嘛,妥妥的大佬啊,那么这更可以解释锐志的公里数是实数了,难得。
很快,这台车就出现在我的朋友圈了,因为它完全遵循一桶水标准,洗一洗上架,给大家看一下
公里数58000,图片上能看出来,方向盘几乎没有磨损
发动机我自己洗的,洗完了这么新,惊呆了,一般遇到自己喜欢的车,我都会抽出几个小时把车精洗一遍
侧面45度留影,很惊艳
同行的出手速度的是很快的,没多一会就收到了求批发的消息,车况好的老车是很抢手的,因为稀有,不轻易能碰到,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收购,一来是畅销车,二来是和顾客介绍车的时候有底气,有这样一种情况很普遍,你去车市买车,有的车,车商给你磨破嘴皮介绍的你都烦了,你却无动于衷,而那台车况好到三言两语就能了解的车,你却对他情有独钟,挪不开步了,这种车,车商不需要说太多,看他自信的眼神就知道,你不买,有的是人买,价格咬的很死,怎么也不给你便宜,你一面心里骂奸商,一面还想咬咬牙贵点也买这个,因为你也能看出,这台车太好了,哪哪都随心,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,二手车不是新车,一车一况,遇到心仪的好的,太难了(对于不懂车的来说比较难,而做二手车的还是会遇到不少的),所以,车商利用这种心理,关键是车况够硬,往往能卖出高价。在这里我也建议想买二手车的朋友们,如果真遇到这类车,请不要再抱着考虑考虑的心态,差不多就下手吧,真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。
下面这台是我收购的一台04年底的花冠,16万8的开票价,1.8L顶配,车况是个人一手车,基本原漆,可以看到内室真皮座椅都没有什么磨损,这还是没有洗过车的状态,虽然车龄很老还是国2排放,但是丝毫不耽误我对它的喜爱,要知道这样一台品质优秀的老车,是非常难遇到的,所以我花了高价买了他,并且还能赚一点钱,可见人们对精品车的喜爱,是发自内心的。
原厂磁带机,倒车雷达,桃木方向盘,真的难得
买过最贵的一台奔驰GLE
不过很遗憾,这台锐志并没有卖到多高的价,是以当时的市场价成交的,买车的是修理厂姐姐的朋友(姐姐就是前面文章提到的开修理的说“车贩子”不好找对象的姐姐),不会看车,也不太懂车,因为我这边有用同行一直在咨询想打定金,怕我把车卖了,就当机立断买了。事实证明,他是买对了,以至于后来在优信认出我,还在说车真的好,开了2年多还贬值不到1万,这对于同价位同级别的车来说,最少也要贬值2万多了。所以他一眼认出了我,也介绍朋友给我,这样我通过诚信经营,认识了不少回头客。
回头客是很重要的,他们往往认可你的车,更认可你的人,卖车还能交朋友,没准还能帮到你。举个我的例子,某年我收了一台雪铁龙,具体什么车型忘了,这种车是很难卖的,虽然质量上禁得起考验,奈何市场不认,所以这个车主也是见了不少价,低的他都不忍直视,于是找到我的平台,我其实对这车也挠头,但作为经营者不能不收吧,于是我找到了专门研究这类车的朋友,给了一个别人都出不到的价,车主很痛快就把车交到我们这里,还说自己是某医院的,如果有需要可以去找他,当然这是客套话,也就说说过去了。
但是就有这种巧事儿,去年我和媳妇去那个医院,在停车场就把车撞了,撞得还是医院大夫的车,正发愁怎么解决呢就碰上了雪铁龙大哥,大哥一看是我热心帮助,协商一下很快就解决了。其实帮助都是互相的,古语讲究积德行善,虽然说得托大了,但是道理真的差不多,咂么咂么滋味儿,如果当时坑了他一把,他可能也要收拾我了。
写到这,总感觉有些偏题了,我一边回复着留言,一边构思这一篇怎么往下写,发现并没有什么思路,完全是用这几年从商的经验心得体会来码字。这时候又想起了胖叔说的话,二手车水太深啊,不敢买怕被骗,维权又不容易。我想说的是,有句话叫无商不奸,是商三分骗,说的好像也在理,不论是大家心存疑虑的二手车行业,还是其他产业,“骗”是无处不在的,可能稍微润色一点不要那么生硬,叫“过度渲染”吧,其实说到底都是一个意思,想把手里的东西卖出去,如果没有它没有什么特色,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,就要人为的给它加上一点儿,或者稍加改动,我们会调表,会把事故修复的很好看不出来,其他行业也会有类似“这套房升值空间很大”“家中有事不得已转让门店接手即暴利”“我们的减肥产品一个月最少瘦20斤”这样不实的表达,它是普遍存在的,而不是二手车一家独大,所以我们在抱怨奸商的同时,也要加强自身防范意识,避免买到这类车,不光是我,也是广大做二手车的车商愿意看到的,试想一下,一台事故车卖到好车的价格,而我们卖一台精品车却利润微薄,搅乱败坏了二手车市场名声不说,我们都跟着受牵连,买家不愿意,我们卖家更加深恶痛绝,那我写科普帖子的目的,就更加明确了。
可是写了这么多,好像还有很多没有涉及到,毕竟大家认为的“水深”不能仅仅是一篇两篇就能解释的清的吧。我也一直在想是不是需要做几期视频,以这种方式科普,虽然没做过,可能做的不好,但是挺想尝试一下的,比如如何摸透车商卖车的心理,如何和车商砍价,小白想买一台车,怎样预防不被忽悠,需要怎么做,哪怕是演也要像一点,让车商误以为你比较懂,不敢怠慢你,这些小细节都可以帮我们在选购二手车的过程中规避风险,毕竟车买回去,朋友家人同事看到,夸你买的好,买的合适是大家最愿意听到的,那么我的方向就定下来了,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吧,这篇就到这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