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其他新闻 >

老子向孔子问道「老子问道」

2023-07-07 来源:搜狐 分类:其他新闻

老子姓李,名耳,字伯阳,别名老聃,春秋时楚国苦县人历乡曲仁里人,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,曾担任周王室藏书室史,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。

老子画像

李耳年轻时就博览群书,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历》自不在话下。后来随着李耳的学问越来越深,名气也越来越大。春秋时期,人们称学问渊博的人为“子”(比现在的国家院士还高一个等级),以表示尊敬,因此大家都叫李耳为“老子”。

一天,同时期的孔夫子的弟子问孔子:“夫子,老子真有传说中那么厉害?”

孔子画像

孔子回答:“听说他博古通今,我有许多疑问想请教他呢。”看来夫子准备去会会老子了。

弟子疑惑道:“难道他能比夫子您还厉害?”

孔子自信满满:“等我们见到他就知道了。”随后,孔子就带上弟子一起约见了老子李耳。

“孔丘,你来的正好,我们可以一起畅谈啦!”老子见了孔子,惺惺相惜。

“不敢,弟子是来向您求教的啊!”孔子表现的还是很谦虚。

“求教?你精通礼乐,还有什么要向我求教的呢?”老子似乎看穿了孔子的心思,感觉孔子在老子面前显得还是有点嫩呐。

“我的确读了许多先贤的著作,自以为对礼乐十分精通了。可是在现实中,这些学问一点也派不上用处,这是为什么呢?”孔子抛出了问题。

“或许是礼乐这种学问不合时宜吧。”老子气定神闲的回答道。

“礼乐制度代代相传,为什么现在却不合时宜了呢?”孔子追问道。

“那些倡导礼乐的人,现在骨头都烂掉了,只剩下他们的言论啦。”老子补充道。

“您是想说这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吧。”孔子的悟性还是极高的。

“不错!”老子用手缕了一下胡须,微笑回答。“就像君子若遇到明君,就该出仕当官,治理天下。”老子说到了孔子的心坎上了。

“您说的对极了!我也是这样想的。”孔子手舞足蹈,默默感叹:知我者老子也!

老子话锋一转,“如果生不逢时呢。”

孔子愣住了,“这......"

”生不逢时的话,就只能像蓬草一样随风飘零,寻找时机啊!“老子自问自答道。

”先生说的好!我正如蓬草一样,在寻找能实现我理想的机会呢。“孔子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。

”你的确很有才华,而且胸怀大志。“老子夸奖孔子。

”过奖了。“孔子谦虚道,并向老子作揖行礼。

”不过,善于经商的人常常把财物藏起来,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似的。而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,外表看起来却好像很愚钝。你虽然胸怀大志,但也要韬光养晦才行啊!“老子引导孔子。

孔子心里感叹:过分的娇气和欲望,好高骛远,是没有好处的。

老子说:”我能告诉你的也就这么多了。“

孔子再次作揖施礼:”多谢先生教诲,弟子一定铭记在心!“

”临别我也没什么可送你的,就送你几句话吧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聪明的人虽能洞察一切,反而会濒临死亡;能言善辩的人反而会危及自身。“老子说道。

”这是为什么呢!“孔子疑惑的问道。

”这都是因为喜好议论别人或揭发别人的丑事而被人陷害。“老子回答道。

孔子心想:做人千万不能太自我,尤其为人臣子,更要时刻警惕啊。

”弟子明白了,多谢先生提醒!“孔子万分感谢老子嘱咐。

后来,孔子的弟子问孔子:”夫子,您觉得老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。“

孔子沉默不语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关于我们 |  商务洽谈 |  联系我们 |  友情链接 |  版权声明 |  商务广告
Copyright © 电竞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